茶虽然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,但是在欧洲却出现得很晚。直到十四世纪荷兰人将茶引入欧洲后,欧洲才渐渐兴起饮茶的习惯。
茶作为一种饮料,最初被引入咖啡馆售卖,在正史的史料记载中,1657年伦敦商人玛士·卡拉威最先把茶叶放在咖啡馆用以提高竞争力。
而欧洲的工业革命起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,英国既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,也是最先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。
作为当时最为发达的国家,英国无论是在工业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引领了整个欧洲的浪潮。
茶在经过上百年的传播后,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,看似完全不相关的茶和英国工业起到了奇妙的互相促进作用。
准确的来说,澳门新葡澳京网址中国是最早开始饮茶的国家,战国时期的词典《尔雅》中出现了关于茶的记载:““槚,苦茶也”。
咖啡比茶更早地传入欧洲,16世纪末,威尼斯商人和土耳其人将咖啡带到了欧洲。咖啡一经传播,便风靡了欧洲的上层社会。
虽然十三世纪的《马可波罗游记》中就提及了中国茶的饮用价值,但茶在欧洲的传播远没有咖啡这么迅速。
从十四世纪开始,中国的茶经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。十四世纪,中国的茶经过陆路,澳门新葡澳京网址传播到中亚地区,后来通过阿拉伯人之手,逐渐流传到了欧洲。
公元1600年,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,这为之后的英国在东方收购茶叶打下了基础。
1667年,英国首次通过荷兰买到了一少部分最优良的茶叶,两年后再次有一百多磅茶叶被运到英国,茶叶终于以奢侈品的身份在英国逐渐流行了起来。
到两年后的1678年,中国每年经贸易运往英国的茶叶达千磅以上。从最初的皇室专用渐渐到全民普及,英国大众对于茶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。
欧洲的商人最初也只是在到东方贸易时顺便带几包品尝,经过一段时间的饮茶经历,他们发现茶叶对于提神、解乏、解酒、帮助消化等有很好的效果,而且长时间饮用没有任何副作用,这使茶叶迅速传播开来。
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,交通工具的进步降低了运输的难度,茶叶才流进了英国普通百姓家庭。茶叶变成日常消费品之后,喝茶的习惯也逐渐在英国形成。
十八世纪中期,茶叶已经对英国有了很大的影响。而东印度公司虽然已经在全球建立殖民地。
但是由于工业革命尚未普及,生产效率难以满足市场需求,军备支出、人员管理和货物运输成本也加大了成本的支出,这导致东印度公司的财政日趋艰难。
《茶税法》规定,除了东印度公司出口的茶叶享受免除进口关税的权力,北美商人买进的茶叶必须缴纳高额的进口关税。
但由于成本远远低于“私茶”,东印度在美洲销售的茶叶价格比私茶便宜一半。要知道在当时,澳门新葡澳京网址美洲的走私商每年进口茶叶的数量为410吨,而东印度公司在美洲的销售额仅为255吨。
如此相差悬殊的市场占比和茶叶成本令大量美洲殖民者感到不满,他们不断针对《茶税法》,认为这侵犯了他们作为英国国民“无代表不纳税”的权利。
1773年12月23日,《马萨诸塞时报》报道,16日在美洲的波士顿港口,抗议者举行了8000人的集会。
数十名殖民者化妆成印第安人,把东印度公司三条茶船上的三百多箱茶叶倾倒到海中。该事件也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。
能够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引线,茶叶对英国和北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这也是茶叶渐入英美平民阶层、影响力渐深的表现。
英国依靠茶叶攫取了大量的财富,据统计,英国收取的进口茶税从1793年的六十万英镑,到1833年便涨至了三百三十万英镑。
这还不包括茶叶流入市场后创造的价值,这些财富对于当时的英国政府是不可忽视的。
在工业革命之前,手工劳动是主要的生产方式。这也是英国、西班牙、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大肆扩张殖民地的原因。
拥有殖民地不但代表着有了大量的农田、果园和农作物资源,也意味着拥有了大量的劳动力。
在英国国内,进行了长时间的圈地运动后,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,英国进行了疯狂的圈地运动。
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看,圈地行为是极为可耻的,因为它剥夺了无数农民种植土地的权力,大量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。
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圈地运动促进了市场生产力的增长。大量倾家荡产、流离失所的农民走投无路之下,只能受雇于资本家的工人,成为手工劳动者。
在市场充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之后,英国人发现,虽然从圈地运动和殖动中获取了大量的劳动力,但落后的生产效率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。18世纪六十年代,从英国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。
工业革命用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原本的手工业生产,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,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虽然工业革命首先被运用到的行业是纺织业,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,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。其中茶叶的迅速普及就深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,我们知道第一次革命最重要的动力设备就是蒸汽机的出现。
1807年,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,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火车。
新的动力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之前以人力和自然风力、水力为主的运输方式,也正是蒸汽轮船、火车和汽车的出现才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,茶叶也因此才得以被廉价且大量地运往英国。
作为茶的主要供货商,东印度公司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地获取茶叶的加工过程。虽英国人在印度发现了茶树并培育了红茶品牌,但对于中国的茶叶并没有太多了解。
1848年,东印度公司派遣植物学家到中国探寻中国茶叶的生产过程。做了考察后,他们发现经过不同处理工序的茶叶成品的色泽、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而直到了茶叶的炒制过程,随之出现的便是炒茶设备了。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,针对茶叶的揉捻机、烘干机等设备被相继发明出来。
这些设备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,制茶规模也被扩大了。到了1931年,一条完全自动化的工艺被研发出来,该工艺从压碎茶叶到撕切成碎片,再到揉卷成成品茶叶,实现了完全机械化。
因此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同时,也促进了茶叶的制茶和运输环节。而作为饮用茶叶的器具,陶瓷被工业化的程度更加深远。
最初我国的官窑和民窑虽然能够烧制出精美的瓷器,但是由于温度、湿度等因素在古老的条件下难以量化,随意标准并不精确,控制条件也非常落后。
但经过科学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,人们对陶瓷材料的性质理解越来越深。经历两次工业革命后,西方终于从最初的主要进口中国陶瓷器,开始动手制作陶瓷器。
欧洲化学家在1708年就发现了制造陶瓷的配方,他们建立的陶瓷厂在投入生产后。配方也逐渐被泄露到了其他国家,其中就包括英国。
英国人使用蒸汽机等设备提高了粉碎燧石、生产陶瓷器的生产效率。到十八世纪后期,英国的已经畅销欧洲了。
在经历几个世纪的影响下,英国人已经离不开茶饮了,虽然他们所喝的茶和我们的有很大差异,但两者都是茶制品。
从最初的少量进口到后来的全国畅销,茶叶也从贵族阶层走向了社会大众,从茶中可以看出英国的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子,也能够看出英国工业发展的历史。
茶文化的兴起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,工业化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茶叶的运输和制造效率。
从英国茶为国饮中可以看到,英国是如何从农业国家发展为工业强国的。茶饮在欧洲的盛行也使世界茶文化多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。